首页

美脚踩踏

时间:2025-05-28 16:55:05 作者:中国科学家破解“背包问题”复杂度之谜 发现计算速度极限 浏览量:15983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背包问题”是计算机科学中经典的NP完全问题(非确定性图灵机多项式复杂度求解的决定问题)之一,其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备受科学家关注。

  记者5月2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张志东研究员最近在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领域取得一项突破性进展,首次精确确定了“背包问题”的计算复杂度下限,通俗而言就是发现计算速度极限。

  中国科学家破解“背包问题”复杂度之谜的这项基础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美国数学科学研究所出版社(AIMS)《数学》期刊发表。

本项研究的自旋玻璃三维伊辛模型最小核模型示意图,其中红色自旋指向随机分布,并且蓝色自旋存在阻错。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供图

  张志东研究员科普解读说,“背包问题”假设你有一个容量有限的背包,面前摆着N件价值不同、重量各异的物品,如何选择物品组合才能使总价值最大化?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问题,实则暗藏计算玄机:当物品数量超过一定规模后,即使使用最先进计算机也需要耗费天文数字时间求解,而“计算复杂度下限”就是解决问题所需的最少时间。

  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在物流运输领域如何优化集装箱装载方案、在金融投资领域如何构建收益最大化的投资组合、材料科学领域如何寻找最优原子排列方式等,都涉及“背包问题”。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介绍,在10余年三维伊辛模型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张志东研究员此次建立起“背包问题”与自旋玻璃三维伊辛模型的联系,根据两个问题的关系确定“背包难题”的计算复杂度的下限。

  他通过把每个物品的选择(取或不取)对应为微观粒子的两种自旋状态,将价值最大化问题转化为寻找系统最低能量状态,发现“绝对极小核心模型”,揭示计算复杂度的本源来自三维晶格中自旋排列的特殊拓扑结构。

  进一步通过构建计算复杂度相图,张志东首次描绘出NP完全问题与NP中间问题(在NP类中既不是P类问题也不是NP完全问题的问题)的分界线,从而确定复杂度下限,证明最优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至少为(1+ε)^N(ε为趋近0的正数),显著优于现有1.3^N的算法。

  业内专家称,“背包问题”可以被映射为许多其他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家此次破解“背包问题”复杂度之谜的研究结论可以直接推广应用,将助力解决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以及材料科学领域一系列相关基础科学问题。(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奇思妙想的艺术展 第十一届“明天雕塑奖”开幕

本届视听周将围绕“共享人文交流新机遇,共创视听合作新未来”主题,突出产业合作、聚焦新媒体业态、强化双向互动、彰显青春活力,全面展现中国和东盟国家深化广电视听合作的丰硕成果,并积极探讨和展望未来合作与发展前景。

习近平举行仪式欢迎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访华

1942年5月22日,左权在牺牲前写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尽显柔情:“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廿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每每翻看这些书信,沙峰总是感慨。“他是一个将军,打了那么多的仗,但是讲到我母亲的时候,他会把‘小可爱’‘小天使’都用上,他把能想到的最可爱的词都用在我母亲身上了。”

中方:菲方死守裁决结果不放,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亚吉铁路六年成就和未来展望发布会暨交钥匙仪式日前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福建省第三届海峡科学放生护生研讨会举行 向闽江增殖放流鱼苗约17万尾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互鉴而发展。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探索之路,2000多年后,中国再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既是对这份文明遗产的继承,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往开来的伟大创新。

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将访华

商汤时期,中华先民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康诰》曰:“作新民”,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中指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易经》中指出:“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些创新、立新的理念,反映出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早已植根于中华先民的精神世界。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里,中华先民始终保持主动创新的精神魄力,一次次主动变革,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